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發展你個人的教學理論 (作業四)



想了將近兩個禮拜的題目,還是難以下筆……對於一個完全沒有教育背景,只教了兩年書的我來說發展個人教師理論真的有點困難,畢竟還在摸索中。


不過,回想我這兩年的教學,若結合最近所學的教學理論的基礎,我想我目前的教學理論應該是比較偏向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的。


在教學上,對於教材的部分、上課的內容我可說自己真的是一位真真實實的行為主義奉行者,因為都是我幫學生決定了要學什麼,唯一一點較不一樣的是我還是會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分享他們額外想學習的課程,然後我再做調整把他們要懂的,要多學的部份納入我的教學內容中 。那至於我的教學方法上的應用就比較類似認知主義吧!我喜歡上課和學生互動,當我講授完理論或新的內容後,我總會留一些時間讓學生思考發問,然後在引導他們去想問題的答案或是由學生回家找尋答案後,下堂課再與同學分享。


至於學生學習的過程,我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因為我知道學生間是有個別差異的,所以學生一有進步,我一定會給於表揚與鼓勵。此外,我也常鼓勵學生要彼此互相幫忙,也常提醒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一定要去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當然,也常提醒學生要去找尋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以上所言,不敢說是我發展出的教學理論,只是一些小小的分享。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22/11 <教學科技>課後反思 (作業三)


上完<教學科技>老師要我們對以下的問題做回答:
1. 科技使用,幫助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嗎?
2. 科技使用,改善了教學效率嗎?
3. 科技使用,改善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嗎?

針對上面的三項問題,我的答案是科技的使用,真的對於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老師的教學效率是有幫助的。那至於科技的使用,改善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則有一些爭議性。

先談科技改善了教學效率吧! 有了科技的輔助,老師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板書的抄寫上,又可讓自己的教學的呈現具多樣化 ,也可透過動畫讓學生快速理解難以明了的定義,。此外,老師又可借用網路的方式,將自己在課堂上無法教授的課外內容傳給學生,讓他們自學,所以無可否認科技真的是改善了教學的效率。不過, 科技只是輔助, 要讓科技達到它的輔助效果還是要看這位老師怎麼善用它,還是要端看這位老師的教學策略的應用。

那科技又是如何幫助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有了科技,學生學習的管道變多了,他如果不明白老師的教課內容,他可以藉由一些網路的溝通工具直接和老師討論他上課的疑點,或是跟同學做討論。我會提出這一點,是因為我本身會把我的msn給學生,他們若平時遇到課程的內容疑點都會藉由這個溝通工具跟我做討論。此外,學生也可以藉由網路去搜尋他自己要學習的課外知識。

那為什麼科技的使用對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改善,我認為具有爭議性呢?我不否認時下青少年真的會偏好有視聽效果的ppt檔,我也不否認老師在進入新的章節的時候利用具有視聽效果的ppt或電影片段等做為引起動機的方式多少會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是學生真的會因為這個短暫的外來刺激而持續自己的學習動機嗎?這我真的是很疑惑……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26/11 最後一堂<教學原理與實踐>的課後感想


今天是我們大家呈現這六天來所學的最後的學習成果 – 個人的教學設計。
坦白講, 真的很佩服在興華工作多年的老師,他們真的很認真,很優秀……短短的六天,他們所做出的教學設計是如此的詳細完整(至少對我來說),而我也應該要再多努力一點、多跟他們學習,畢竟發現自己這六天上課的狀況真的是有點消化不良, 有很多的概念還是需要花一些時間去釐清的......
今天, 真的不是很滿意自己的報告, 因為有點亂七八糟的感覺。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至少我現在知道要怎麼去對我的教學設計做改善,而不是向之前带著模糊不清的思緒去寫的……
其實,今天老師說我們有多數人的動作技能都寫錯了,對於這個動作技能我真的是有點迷失了,我弄不清到底我要寫些什麼才是對的!苦惱中……

“教學真的不是一件易事,更何況是處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若自己沒有積極的去充電,真的是會被這社會給淘汰,被學生給嫌棄。”

25/11 第六天的課後感想


今天總算對教學評鑑中的"教室教學觀察方法”的評鑑人員的界定弄明白了,因為以前一直直觀的認為來進行評鑑的人員就是應該要對該科目的領域有專業的條件及有教師的專業文憑,否則那個人是不具有評鑑任何人的條件的,然而原來我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因為評鑑的人員是由具有不同條件的人員組成的,甚至連家長也可以參與,我想這樣的組合才能以多個角度去評鑑這個教師,信度也較高。
那至於對上完<教學反省>後,覺得最重要的事還是反省後,若覺察有要做改變的事情,真的要去實際落實和去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否則一切都枉然…

24/11 第五天的課後感想

今天早上上了<教師自編測驗>後, 發現自己在出題上真的出了一些問題,例如:我的選擇題的選項有些敘述真的很長;或是有些題目好像在測驗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不是在評量學生對該科的認知能力等等,這都是我該在明年出題做修正的地方。
此外,上了<學生評鑑>這堂課,學到了一個很好用的方法,那就是雙向細目表,這個分析表真的很實用,它可以讓自己在出題的時候了解自己的題目有沒有達到或是偏離了自己所設下的教學目標。
至於下午老師談到的<教學檔案>,我個人覺得若真的要在教育界呆上一輩子,我想這檔案的製作真的是對個人來說是很有價值的……只是,無奈自己的身體與視力一直不好的自己,真的會擔心在諸多壓力和e化下會不甚負荷……唉!

“教學是我的興趣,可是現在教學這條路不停的走向科技化,這是一種趨勢,我也很認同,只是我的身體一直在抗拒,我想我該好好思考一些事情了……”

什麼方式可以讓我成為有效教師? (作業二)


- 課前一定都要做好備課的工作, 課後一定要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是否有什麼不妥之處,且當發現有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立刻修正自己的教學計畫。

- 可以每個月定時的邀請其他同組的老師來聆聽自己的課堂教學,以便能從老師群中給的意見去對自己的教學做修正。

- 要時時保有一顆進取的心,常常不斷的閱讀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並能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去教授所屬的課程。

- 偶而可以去觀摩其他有經驗的老師的教學過程, 以激發自己的教學靈感。

- 積極主動多參與一些教學創新的課程和參與教學工作坊或是教學培訓課程,讓自己的教學方法可以有多一點的改變。

- 放下嚴肅的身段,讓自己能在課後和學生建立密切的师生關係,這樣更能有效的幫助自己,從學生的口中得知自己的教學方式應該還要做如何的改變。

- 訓練自己提問問題的能力。

- 要提升自身的情緒智商(EQ)的能力,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多變的情緒。

- 上課的時候要常去鼓勵學生開發自身的潛能,勇於表達他們的看法。

- 要有耐心去了解學生的個別學習程度, 製作程度符合他們的教材,作業與測驗。

- 上課的時候盡量使自己的心情維持在快樂的情境下。

有效教學有哪些重要的特色? (作業一)


有效教學的特色:
1. 教學過程較不沉悶,且教學方法多樣化, 有創新, 學生可常保有一定的新鮮度與
注力。
2. 老師每次都會備課, 上課會很流暢與清楚,學生也較能夠掌握老師所教的課程。

3. 有效教學重於教學生怎麼學,而不是學什麼,所以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 有很多機會可以讓學生回答及發表個人看法,所以從中可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勇於發表個人想法的膽量。
5. 師生間的互動較頻密,可促進師生間的關係。

6. 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度思維能力,而且讓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增大。
7. 顧慮學生的知識背景與程度,設計符合學生的需求的學習單,從中可讓學生在學習
過程中較不易受挫, 從而改變學生對學科本身的態度。
8. 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